全世界都不是笨蛋

创业者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是觉得别人都太笨了,而实际上商业也遵循“物竞天择”的规律,真正“笨”的产品与公司早就被市场淘汰了。

创业者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是觉得别人都太笨了,而实际上商业也遵循“物竞天择”的规律,真正“笨”的产品与公司早就被市场淘汰了。

初创业者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觉得别人都太笨了,才会用那么笨的方法做事情,明明我想出来的这套新东西就好很多,全世界应该立马换用我的这个产品。

但往往,等到他好不容易把那个新东西做出来,才会发现全世界的人都不想买单。

为什么?原因其实很容易解释,因为全世界的人都不是笨蛋。商业是达尔文“物竞天择”的世界,公司是物种,市场是天,公司负责演化,而市场决定谁生存下来。所以现行普及的方案,必定是激烈竞争后,由“天”决定让它留下来的。真正“笨”的产品与公司,老早就被市场淘汰,哪有可能成为一个繁盛的物种。

也就是说,当你觉得某个东西很笨的时候,它对于“天”,也就是市场来说,其实是聪明的恰到好处,也因此生存了下来。至于所有过度聪明,或是过度愚笨的相似物种,往往不是没有被尝试过,而是在竞争的过程中,被市场淘汰掉了。

也就是说,当你觉得“这样做不是比较好吗?”的时候,你的解决方案往往有某种不符合市场实际需求的地方,很有可能是营运成本太高导致终端售价远高于市场的愿付价格、很有可能是太难上手、也很有可能是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这样的需求。

唯有一个例外的时候,就是当出现 Paradigm Shift 时。这个东西中文多翻成“典范转移”,但我觉得翻成“环境剧变”还更容易解释一点。如果市场是达尔文生态圈,那当物竞天择好不容易达到平衡时,什么时候会产生新物种?没错,就是当环境出现剧变的时候。

突变者的唯一机会,就是当 Paradigm Shift 正在发生,但目前主宰的物种没发现,或是来不及适应的时候。iPod 搭着音乐数字化的 Paradigm Shift 打败了 Sony 的随身听,iPhone 则搭着多点触碰与行动上网的 Paradigm Shifts 打败了 Nokia 与 Blackberry。Facebook 搭着实名制、真实人际和社群游戏的 Paradigm Shifts 打败了 Myspace,而 WhatsApp, WeChat 与 Line 则搭着行动上网普及的 Paradigm Shift 取代了 MSN Messenger 的主宰地位。

所以,要成功颠覆一个产业,你不但要深入了解这个产业原来运作的模式,还必须要知道有没有正在发生的环境剧变,将会影响这个产业的运作逻辑,让你这个突变者有机会乘虚而入,与原本的主宰竞争。相反的,当没有 Paradigm Shift 发生时,如果你只是在某个功能上比原本的产品稍稍改进,那往往是无法打败现今的主宰的。

当然,人为的除外,在大自然界,环境剧变发生的情况是很少有的,因此物种演化的速度也相当的缓慢。但在商业的世界,环境变迁的速度不但比自然界快许多,而且还有越来越加速的情况。Facebook Open Graph 平台、社群媒体、病毒营销、行动上网、后 PC 装置、3C 产品的上网化 (智能电视、智能相机) 等等,都是正在发生的巨大环境变迁,也是破坏创新者可以利用来突破在位者霸权的 Paradigm Shifts。

全世界都不是笨蛋,多一根尾巴的恐龙不是比较好的恐龙。找出正在撞地球的彗星有哪些,然后演化出更能适应剧变后环境的新物种,才是在创业世界生存真正的方法。

林之晨

232篇资讯

粉丝

也名Mr.Jamie,appWorks 之初創投合夥人,Android爱好者。Jamie 現居住於台北,育有一子,平常的興趣是打籃球、高爾夫球、電影和閱讀。

本文系作者 林之晨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00:30

长三角铁路端午小长假预计发送旅客170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6.8%

00:24

EV Electra计划10亿美元重组高合,承诺未来三年不低于每年十万辆或不低于30亿美元海外采购

00:21

银河证券:计算机行业底部信号已现,AI算力引领结构性复苏

00:13

5月23日A股盘前要闻

00:02

日经225指数开涨0.43%,报37145.12点

2025-05-22 23:54

华泰证券:周期性改善提供催化剂,看好港股市场相对表现

2025-05-22 23:50

中信建投:建议关注处于血制品行业头部,未来有望通过内生增长+外延整合持续拓展浆站资源的企业

2025-05-22 23:49

国泰海通证券:黄金珠宝行业估值提升逻辑仍将持续演绎

2025-05-22 23:44

近3000宗土地拟使用专项债资金收储,总面积已超1.33亿平方米

2025-05-22 23:43

日本4月核心CPI年率3.5%,预期3.4%,前值3.20%

2025-05-22 23:43

英国5月Gfk消费者信心指数-20,预期-22,前值-23

2025-05-22 23:40

Anthropic发布Claude 4

2025-05-22 23:39

消息称特朗普携6亿美元巨款入场,誓要在中期选举中拿下参众两院

2025-05-22 23:38

美元指数22日上涨0.41%

2025-05-22 23:37

富时A50期指连续夜盘收跌0.20%,报13722点

2025-05-22 23:37

金价跌约0.6%,美股盘初一度失守3280美元

2025-05-22 23:35

罗斯百货盘后跌11%

2025-05-22 23:35

苹果计划2026年推出智能眼镜,抢占AI设备市场

2025-05-22 23:34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报7.2060元

2025-05-22 23:30

美国原油期货收跌0.6%,纽约天然气跌3.4%

27
23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