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黯然离场,有人高歌猛进,元宇宙赛道上演“冰与火之歌”

钛度号
拉美特利说过:“在整个宇宙里只存在一个实体,只是它的形式有各种变化。”

文 | 松果财经

拉美特利说过:“在整个宇宙里只存在一个实体,只是它的形式有各种变化。”

对于元宇宙来说,这句话相当贴切。正如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所说:“元宇宙是个跨越许多公司甚至整个科技行业的愿景,你可以把它看作移动互联网的继任者。”

然而,2022年已过一大半,元宇宙的赛道却走向两极分化,一些玩家过得“水深火热”,还有一些玩家发展“热火朝天”。

8月23日,Nreal举办了中国首场AR眼镜发布会,正式回归中国,并面向中国市场正式推出三款硬件产品,其中包括两款AR眼镜。

就在同一天,据三言财经报道,号称要成为“元宇宙时代的微软”的元宇宙公司影创科技被曝欠薪,公司大群也被创始人兼董事长孙立强制解散,员工纷纷申请仲裁。

这条赛道上的玩家际遇各不相同,元宇宙的未来何时才会到来?

“冰与火之歌”

站在影创科技的视角,或许会得出凛冬将至的观点。

作为国内较早布局元宇宙的头部玩家,影创科技曾获来自达晨财智、朗玛峰创投、知初资本、考拉基金等知名资本的青睐,共计完成数亿元融资。

但是,创立8年以来,影创科技一直在AR、VR两个目标业务间徘徊,所有项目都没有实现商业化层面的突破性进展。

硬件方面,售价24999元的影创鸿鹄混合现实MR眼镜,几乎无人问津;软件方面,只有一个“敬请期待”的页面,没有一款实际产品。

 

 

松果财经看来,影创科技的死亡,只是众多破产塌房元宇宙公司的一个缩影。这些公司共同的问题是,它们卖不出产品。

与这些疯狂炒作元宇宙概念,却见不到产品的公司相反,那些让产品先落地的AR、VR领域玩家们却意外地过得不错。

就在影创科技解散员工群的同一天,知名AR设备商Nreal举办了中国首场AR眼镜发布会,并面向中国市场正式推出三款硬件产品,其中包括两款AR眼镜:Nreal X和Nreal Air.NrealX是探索增强现实技术无限场景应用的全功能AR眼镜,售价为4299元;Nreal Air则主打时尚轻便,售价2299元。

正式进入内地市场的Nreal,本身就是中国品牌。只不过,这家公司先从海外市场起家,其AR眼镜产品已在韩国、日本、德国、西班牙、英国等市场实现商业化落地。

据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2021年,Nreal在消费级AR终端出货量份额达到75%;到2022年上半年,Nreal市场份额更是上升到81%,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Nreal创始人兼CEO徐驰认为:“下一代计算平台的使命是推动移动互联网到空间互联网的升维,让数字化信息和现实世界深度融合,回归人类世界原生的三维空间体验,Nreal认为,它的方向将是AR眼镜。”

这个说法话里话外其实都是元宇宙,Nreal仍然看好“数字化信息和现实世界深度融合”的未来。

同样是国内AR/VR领域玩家,在国内热炒元宇宙概念的影创科技已经结束了它的故事,先在海外市场“开花”的Nreal却活得越来越好,问题出在内地市场上吗?

然而,Nreal徐驰指出,放眼望全球,几乎找不到另外一个国家,能在供应链、人才、市场规模和政策扶持这四个点上超过中国。中国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中国企业是有能力和机会去打造和定义下一个时代的智能终端的。

未来将至未至

不管从产业发展,还是从各地政策来看,元宇宙产业都是一块待开发的宝地。

2022年1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发布会,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表示,将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进程,培育一批进军元宇宙、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各地政府对于当地元宇宙产业的发展都极为重视。据科技自媒体战新产研统计,截至2022年8月15日,全国共有39个政府政策或工作报告中制定或提及重点发展元宇宙,涉及30个国家、省、市、区各级区域。

上海也是国内元宇宙产业发展的重要战场,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就将于9月1日至3日举办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人工智能与元宇宙相融成为焦点。

这说明元宇宙的应用正在向更多前沿科技领域渗透,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更何况,元宇宙与游戏、社交领域的融合一直受到科技巨头的重视。

比如,国内互联网企业中,腾讯是游戏公司Epic Games的第二大股东,而Epic Games以实现《雪崩》中的场景为战略目标;字节跳动也在2021年8月通过收购Pico进军元宇宙。

作为元宇宙概念的旗手,MetaCEO马克·扎克伯格于近日表示,Meta的下一款VR头显设备将会在今年10月发布。

据悉,Meta的下一代VR头显将提供新功能,以帮助用户获得“社交存在”般的体验感。

这些大厂的举动无比说明,它们都在押注元宇宙的未来前景。

然而,向元宇宙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相比大部分创业公司瞄准于AR、VR硬件、元宇宙游戏、虚拟人等细分领域押上全部,大厂们更加游刃有余。

哪怕是嘴上喊着“All in”的Meta,在元宇宙领域的投资也不到公司利润的20%。

从这一点上看,尽管元宇宙仍然备受看好,但短时间内全面进入日常生活的可能性不大。

正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文章《元宇宙如何改写人类社会生活》中所写的那样:“理性看待元宇宙带来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对社会的影响,不低估5到10年的机会,也不高估1到2年的演进变化。”

总之,两极分化的赛道告诉我们,元宇宙破碎的“泡沫”,并非技术的幻灭,而是炒作和高估后的一地狼藉。

拥有宏伟构想与庞大世界观的元宇宙,应当以科技和创意为基石,而不是成为被催熟的“孩子”。

本文系作者 松果财经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你怎么知道我数学考了100

    回复 2022.08.26 · via netease
  • 元宇宙的游戏,冰与火之歌

    回复 2022.08.26 · via pc
  • 拥有宏伟构想与庞大世界观的元宇宙,应当以科技和创意为基石,而不是成为被催熟的物品

    回复 2022.08.26 · via android
  • 影创科技的死亡,只是众多破产塌房元宇宙公司的一个缩影。这些公司共同的问题是,它们卖不出产品

    回复 2022.08.26 · via iphone
  • 拉美特利说过:“在整个宇宙里只存在一个实体,只是它的形式有各种变化。”

    回复 2022.08.26 · via android
  • 两极分化的赛道告诉我们,元宇宙破碎的“泡沫”,并非技术的幻灭,而是炒作和高估后的一地狼藉

    回复 2022.08.26 · via pc
9
6
5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