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大“妖股”!暴涨404%市值2700亿,中国AI芯片没有英伟达却有“寒王”|钛媒体AGI

AGI
资本热炒寒武纪,股价新高不确定性增大。

(图片来源:钛媒体AGI林志佳拍摄)

(图片来源:钛媒体AGI林志佳拍摄)

随着中美科技竞争加剧,以及中国加大国产 AI、芯片自给自足的力度,2024年诞生出了部分“妖股”。

12月31日午间,AI芯片龙头股寒武纪科技(688256.SH,简称:寒武纪-U)出现小幅下跌,最新跌幅达0.4%左右。

事实上,回顾2024年,整个A股市场出现了大幅波动,但“寒王”却是个例外。

12月18日,寒武纪大涨8.34%;12月19日,一度再涨6%,触及654元/股。过去四个月,寒武纪涨幅分别为12.65%、56.87%、23.68%和13.37%。

2023年至今,寒武纪累计涨幅超过了10倍;今年以来,寒武纪股价累计上涨超过400%,达404.67%,涨幅超过基准的沪深300指数,甚至超越美国AI芯片龙头“英伟达”和台积电。

寒武纪最新市值超过2722亿元(约合370亿美金),在科创板市值规模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海光信息,占整个科创板581只股票规模的4.3%。

不知不觉,寒武纪已经是一家逼近3000亿的“巨无霸”了。

“3000亿元,我真的被震撼了!”股吧中,有人对寒武纪的牛气冲天大发感慨其是真正的“寒王”。

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专注 AI 芯片,产品包括云端智能芯片、加速卡及训练整机和边缘端产品,芯片应用于云服务器、数据中心等云、边、端各个领域,公司业务还包括IP授权及软件、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

最新财报称,公司受供应链不利因素影响,营收同比有所下降。此外,财报还提醒,公司尚未实现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主要原因是公司为确保智能芯片产品及基础系统软件平台的高质量迭代,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技术优势,持续进行大量研发投入。

财新数据在12月初总结认为,今年9月末以来,很多南向资金在热炒寒武纪,融资余额升至高位。

寒武纪股价近期大幅上涨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第四范式等国内 AI 大模型公司与寒武纪合作,二是政策驱动与外部环境催化,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加速导致的市场波动。

据第四范式宣布与寒武纪联合发布全栈式SageOne AI算力平台,采用寒武纪高算力芯片与软件栈,基于云端智能加速卡思元270,采用全新寒武纪MLUv02架构,配备128TOPS的8位定点算力,能效赶超国际最新云端GPU加速卡。同时,思元270能够广泛支持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多种人工智能应用,可全方位赋予计算机AI生态能力。

12月30日,艾媒咨询发布《2024-2025年中国AI大模型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AI大模型市场规模约为294.16亿元,预计2026年将突破700亿元,中国AI大模型行业正处于爆发式发展阶段。业内机构表示,在智能设备、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下,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迎来了新的增长机会。展望未来,政策的持续支持及外部环境催化下将进一步加快国产半导体产业链的完善,在自主创新和国产化率提升的推动下,有望逐步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推动行业迈向更广阔的前景。

民生证券表示,AI 芯片国产化已成为大趋势。寒武纪等国内顶尖 AI 芯片公司在产品能力方面“继续追赶海外领先者”——指的是英伟达。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寒武纪目前仍在亏损当中。2020年,寒武纪顶着“科创板AI芯片第一股”光环上市,年营收从2020年的4.59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7.09亿元,但始终未解决亏损问题。

2019年以来的近6年时间,寒武纪累计亏损超过52.68亿元。

就在2024年上半年,寒武纪营收6476.53万元,同比下降43.42%,净利润亏损5.3亿元,去年同期亏损5.44亿元。但可以看到AI芯片市场需求激增,第三季度寒武纪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逾280%,明年增长势头似乎有望持续。

寒武纪正在押注大模型领域。财报称,公司掌握7nm等先进工艺下开展复杂芯片物理设计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并应用于思元100、思元370等多款芯片物理设计。公司新一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和指令集正在研发中,将对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视频图像生成大模型及推荐系统大模型的训练推理等场景进行重点优化。公司软件训练平台还增加了对Llama3系列、阿里Qwen系列等主流模型的支持。

花旗集团分析师Karen Huang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图形处理器(GPU)国产化“可能在2025年出现显著增长”,英伟达的市场份额将从2024年的80%以上降至 50%-60%。而在中国市场,寒武纪受益较多。

除了寒武纪,今年以来,中国大力推动国内生产关键技术,也推动很多硬科技 A 股大涨,包括海光信息、光学模块制造商新易盛(300502.SZ),润泽科技(SHE: 300442)等股票都上涨了一倍(100%)多。同时,受益于kimi智能助手、字节跳动豆包的大规模商用和落地,AI相关股ETF指数上涨26%,超过沪深 300 指数 16% 的涨幅。

市场调研机构Omdia近日发布报告则指出,目前用于云计算和数据中心 AI 的GPU和其他加速芯片的高速增长最终会放缓,但在改变整个行业之前不会放缓,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10亿美元。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编辑|胡润峰)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14:26

外交部与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续签“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14:10

本周新增格林生物、皇裕精密等7家企业完成境内IPO辅导备案

14:04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预告第二季经济增长势头可望持续

13:44

阿里云副总裁叶杰平:大模型已呈现“周级迭代”爆发态势

13:30

宇树科技王兴兴:今年上半年全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平均增速可达50%到100%

13:28

今日下午15时,北京密云水库向下游泄流

13:07

中国大模型数量居全球首位

13:01

江西寻乌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建成后年发电量15亿千瓦时

13:00

宇树科技王兴兴:AI大语言模型写代码成功率已非常高,大部分软件可超过90%

12:44

NASA拟裁减数千名员工,数百名在职及前员工联名警告:会带走不可替代的知识与经验

12:38

中国单套规模最大乙醇脱水制乙烯装置投产

12:30

北京河北等地17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12:30

上海浦东:未来三年新增1000家人工智能企业,将推出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

12:20

开封公安:网传“释永信潜逃被拦截”的警情通报是假的

11:59

浦东人工智能种子基金正式发布,基金总规模20亿元

11:56

美国关税阴影下,克罗地亚酒庄遭遇“双重夹击”

11:52

北京开源人才及活跃项目领跑全国

11:50

上半年欧洲补库需求拉动全球LNG贸易增长

11:48

强脑科技发布新款仿生灵巧手Revo2

11:46

KKR正在洽谈收购ST Telemedia全球数据中心事宜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