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合并
经检测,你是“钛媒体”和“商业价值”的注册用户。现在,我们对两个产品因进行整合,需要您选择一个账号用来登录。无论您选择哪个账号,两个账号的原有信息都会合并在一起。对于给您造成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
微信等OTT业务对运营商来说有着他们不愿意提及的作用:吸引用户、扩大流量业务。4G将全面进入数据业务时代,运营商如果还不以流量和用户为核心,失去的将不止一个时代。
类似中国联通与微信的合作很难,原因有三:①运营商不会放弃抗争;②运营商有足够的时间、资金、资源去扶持自己的类微信业务;③矛盾难以调和。合作或可做试探理解,但不可做身份转换...
韩国移动运营商们可以向OTT语音服务提供商收取费用,日本的运营商们早已经摆脱了依靠收取电话费为生的桎梏。由此可见,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在“去电信化”过程中已经无法再向日韩学习...
运营商最希望自己也成为互联网业务成功者,但这种发展模式却很难走通,一是发展的道路被互联网企业玩命堵死,寄生虫要杀死宿主;二是运营商的各种资源能力、政策限制和发展惯性也难适...
国内OTT TV的发展,正成为电视新媒体的鲶鱼,在极大的推进着电视新媒体的变革。但从OTT TV业务本身来看,如何让用户付费? 如何从产品创新阶段,进入到产业革新时期? ...
电信运营商与OTT厂商之间的博弈,会以怎样的方式收场?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不少电信运营商正在创新商业模式,以“流量经营”的方式,尝试与OTT厂商开展新的合作。
这是一种新的分工模式,OTT应用正在改变游戏规则,电信运营商也要作出调整。在阚凯力看来,微信冲击到电信运营商的业务不只是短信和语音,还有电话号码。“去电信化”谈何容易。
为飞信产品引入新的技术支撑厂商,能否治标又治本?这种形式上的改变,能否真正激发支撑厂商的创新动力?中国移动的机制、体制是否会成为支撑厂商进行产品创新的障碍?
4月16日,中国联通与搜狐视频宣布达成深度合作,推出每月15元的定向流量包月套餐。今天,又爆出联通和搜狐的合作模式是联通向搜狐付费,引起轩然大波。总之,最近运营商与OT...
如果运营商与OTT企业合作,OTT企业向运营商提供业务的相关参数,运营商可以推行某类业务的定向流量包,来促进互联网与运营商业务的推广和发展,这对大家都有利;反之,两败俱伤...